- · 金融发展研究版面费是多[06/01]
- · 《金融发展研究》投稿方[06/01]
- · 《金融发展研究》期刊栏[06/01]
21金融研究|寻找银行零售“王者”与潜力股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财富管理对邮储银行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经营方式转变,如果没有很好的考核牵引,分支机构可能还处在吸收储蓄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商业模式中,因此需要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牵引,
“财富管理对邮储银行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经营方式转变,如果没有很好的考核牵引,分支机构可能还处在吸收储蓄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商业模式中,因此需要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牵引,我们把AUM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把产品的销售也作为辅助指标。这一考核体系较好地释放了分支机构存款的考核压力,让他们全力以赴地围绕客户资产价值的增值去推荐产品,进行产品的组合销售。”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2021年8月上任)在2022年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则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
在建立差异化特色方面,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介绍,该行私人银行于业内首家推出“企业家办公室”服务,为包括企业家在内的高净值客户量身定制全球一站式综合财富金融服务,协助客户做好财富规划、家族治理、企业投融资和慈善公益;中信银行于9月中旬升级品牌口号为“让财富有温度”,将“温度”与“财富”结合起来,通过“有温度”的服务模式,建立差异化竞争力。
光大银行行长付万军也表示,该行将坚持“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目标愿景不动摇,在考核机制上要导向进一步清晰,其中零售板块会重点关注AUM,通过做大AUM来提高客户黏性。
李运介绍称,建设银行针对全量个人客户构建了“分层分群分级”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精准识别客户风险收益的偏好,来提供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财富管理产品和资产配置方案。
“为了构建分层分群零售客户经营体系,围绕客户思维和客户导向,在上半年我们推进了多项零售组织架构的改革,其一就是将远程银行中心整建制并入零售和财富管理部,并设立了客户营运中心。”齐晔介绍光大银行零售组织架构改革时称。
浙商银行个人存款增速在这20家银行中为唯一一家负增长的银行,且降幅达6.28%。该行在财报中称,报告期内,该行个人存款结构显著优化,截至6月末,该行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2.63%,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个人存款付息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从衡量零售转型核心指标管理资产规模(下称“AUM”)来看,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多数银行增速相差不大,工商银行总量仍然保持行业第一,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增速略超其他银行。
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上半年个人贷款增速在六大行中居前,均高于5%,2021年二者个人贷款增速分别为8.9%、9.34%,对比其他四家大行降幅相对较小。财报显示,农业银行主要是个人经营贷款、农户贷款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17.3%、24.4%;邮储银行主要是个人小额贷款增长较快,增速达17.82%。
从总量看,工商银行AUM继续保持第一位,接近18万亿,增量为9738亿元;建设银行居第二位,突破16万亿,增量为9452亿元;邮储银行增量也超过9000亿元,总量达13.4万亿;股份行中招商银行继续保持第一位,达11.72万亿。
这背后,是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下,各家银行仍坚守大财富管理目标不动摇,且竞争愈发激烈。
拉长时间来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基于半年度数据测算同比增速发现,尽管四大行今年上半年个人存款增速较快,但仍低于2019年、2020年上半年增速,其中建设银行今年上半年个人存款同比增速均低于前三年上半年。
事实上,不仅仅是建设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住房政策、“三道红线”以及两项贷款集中度约束影响下,银行业普遍压缩了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个人住房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不断压缩,近几年个人购房意愿下降也拖累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长。不过,这一趋势在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下,能否被再次扭转还有进一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梳理四大行2019年以来个人贷款变化情况来看,整体增速也在不断下降,今年上半年增速可谓“腰斩”,不到2021年上半年一半。从占比来看,个人贷款在全部贷款的比重也是整体缓慢下降,显示个人贷款新增量在全部贷款的比重在下降。
对于此前平安银行零售条线降薪额的传闻,该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则解释称,“其实不是降薪,是预发了奖金,但奖金因为跟目标挂钩,打折了。下半年或下一季度,若业绩有所改善,员工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与业绩、贷款指标不同,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AUM整体表现则较为平稳,多数保持增长,且增速相差不大,去年上半年增速则有一定差距。
财富管理作为零售业务的重要抓手,尽管外部环境影响与不确定性不断加大,银行业仍然坚守主方向不变,比如中信银行升级品牌“让财富有温度”,建立差异化竞争力;招商银行再次重申将继续保持战略稳定,聚焦“财富管理、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三个能力建设。
文章来源:《金融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rfzyjzz.cn/zonghexinwen/2022/1018/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