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亚洲金融危机25周年的回顾与启示”国际研讨会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23 17:5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亚洲金融危机来看,经济金融危机其实是6种不同根源的危机:一是实体经济危机,主要是由通货膨胀急剧上升和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等引发;二是金融危机,当流动性发生逆转时,

从亚洲金融危机来看,经济金融危机其实是6种不同根源的危机:一是实体经济危机,主要是由通货膨胀急剧上升和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等引发;二是金融危机,当流动性发生逆转时,资金链断裂,形成金融危机;三是政策危机,包括危机前的宏观政策失误以及危机开始时应对政策的失误;四是外部攻击导致的金融危机;五是外部资金变动引起的危机,大部分是因为美联储利率变化引起外部冲击;六是全球危机,如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余永定强调,东亚国家在地理上是近邻,在经济上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尽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东盟—中日韩(10+3)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基础依然存在。面对新的地缘政治现实,为了东亚地区的繁荣,东亚国家应该看得更加长远。

防范风险需要加强合作

很多国家都有通胀风险,欧洲央行正在缩紧信用,这可能是新一轮危机的开始。当前,已经出现一些违约行为,未来几个月,可能有更多国家面临违约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中心执行理事、研究员德地立人表示,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各国正面临着全球经济脱钩、产业链脱钩的危险。在大国博弈中,大国常使用经济手段来遏制对方,其中包括将对方国家的银行从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中排除。假如一个经济大国被排除在SWIFT之外,就意味着大部分国际结算不能进行,就掐断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严重损害全球供应链。他认为,经济要平衡发展,国际金融体系不能脱钩,全世界尤其是东盟—中日韩(10+3)要加强沟通与合作。

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局副局长艾卡思表示,过去25年,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所提升,亚洲地区也建立了更加强健的区域金融安全体系。当前,亚洲面临新的风险,必须要更全面地提升经济韧性,增强各国经济转型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这些挑战是亚洲国家所共同面对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

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应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扩大发行特别提款权(SDR),允许其中一部分用于成员间的流动性支出。同时,加强中欧经贸合作,促进欧元稳定。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应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当前,多国面临经济复苏乏力、通胀高企、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等风险。如果风险不断叠加,不排除出现全球性经济危机和长期经济衰退的可能。与会嘉宾认为,各国应提高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建立更加协调的国际金融体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们就在反思为什么没有好好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不能不断地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一定要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可靠的多边体系,应对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不稳定、不确定和脆弱性因素。

余永定认为,当前亚洲的域内和域外经济关系、金融问题同25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面对当下挑战,亚洲国家应努力深化始于25年前的区域金融合作,例如通过亚洲货币单位(即“亚元”)等设想,形成货币间较为稳定的汇率,创建区域共同货币,减少过度依赖美元带来的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表示,大国要带头提供更多好的国际公共产品。东盟—中日韩(10+3)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都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多边主义精神。这种好的多边主义与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是相向而行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都源于恐慌,且具有传染性。但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可靠的、类似“最后借款人”的国际机构,让出现危机的国家可以寻求帮助。

“亚洲金融危机25周年的回顾与启示”国际研讨会现场。(资料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

当前,主要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风险正在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日益突出、美国政府金融失信风险蔓延、美国推出“印太经济框架”扩大亚洲地区金融风险等方面。

回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部分国家长期经常项目存在逆差、过早实施资本项目自由化、实施盯住美元汇率制度、早期应对危机政策失误,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救助措施不当等一系列内外部原因导致危机发生。同时,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货币的地位也是根本原因之一。与会嘉宾认为,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助于降低下一场危机发生的风险。

文章来源:《金融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rfzyjzz.cn/zonghexinwen/2022/0823/1175.html



上一篇: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建立“元宇宙”社
下一篇:专家解读金融壹账通半年报:换帅对公司未来的

金融发展研究投稿 | 金融发展研究编辑部| 金融发展研究版面费 | 金融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金融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金融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